Archiv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北师大全球发展战略合作伙伴计划专项“参与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立法实践研究”讲座

2024年10月30日下午,北师大全球发展战略合作伙伴计划专项“参与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立法实践研究”讲座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九502成功举办。此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薛虹教授担任主讲人,米兰大学名誉教授、罗马LUISS大学知识产权和竞争法高级教授、国际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促进会前任主席Gustavo Ghidini先生作为客座嘉宾。

薛虹教授详细讲解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贸易体制及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议)的主要法律制度。客座嘉宾回顾了知识产权法的历史,认为TRIPS协定给予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过渡期过短使它们处于不利地位,主张给予最不发达国家永久性豁免。薛虹教授解释了多边贸易体制和TRIPS协定对于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意义,指出客座嘉宾观点的偏狭和不足,鼓励同学们深入思考兼听则明。

讲座的精彩内容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并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omments off

2024 UNCITRAL Asia Pacific Day Memorial Lecture & BNU International Expert Lecture Series (Number 8)

On the evening of October 29, 2024, UNCITRAL Asia Pacific Day Memorial Lecture & BNU International Expert Lecture Series (Number 8) was successfully held at the Law Schoo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or Xue Hong of the Law Schoo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introduced that BNU, as one of the CLOUT Partner Organizations, had been working closely with UNCITRAL, including presenting at the UNCITRAL Seminar on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ransferable Records and Electronic Bills of Lading held in Dalian May 2024 and the CLOUT virtual networking meeting in November 2024. Prof. Xue also elaborates the newest Model Law on Automatic Contracting and other Model Laws developed by UNCITRAL over 2023-2024.

Prof. Xue then invite Mr. Gustavo Ghidini, Honorary Professor of the University of Milan, Senior Professo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mpetition Law at the LUISS University of Rome, and former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eaching and Research, to give the keynote speech.

Prof. Gustavo Ghidini delved into the impact of the Europe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 and the challenges of AI-generated content to IP. He emphasized the duality of AI system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systems driven by detailed human instructions and self-generated systems, and noted that AI outputs should not b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if they lacked human authorship, advocating a case-by-case approach. At the same time, he discussed the potential conflict between the use of AI training data and exis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posing a new intellectual property paradigm that aims to reconcile innovation with fair compensation for data owners. Professor Ghidini emphasized that regulation on AI innovation and the need for the law should keep up with technological advances.

Professor Xue Hong pointed out as the commentator that the Prof. Ghidini’s three-part discussion on AI algorithms, generated content and training data is very insightful and relevant to the auto-contracting process pervasive in digital economy, and his views on the use of training data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 very enlightening in copyright law, but the proposition of excluding some so-called simple instruction-generated content from copyright protection may only be theoretical hypotheses, lack of feasibility, and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judicial practice in Europe and China.

The Lecture attracted graduate students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tudents from China, Poland, Ethiopia, the Netherlands, and Italy. At the end of the Lecture, two Professors patiently answered the questions of many doctoral students, master-degree students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tudents. The healthy academic confrontation and the wonderfu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ecturer and the reviewer aroused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veryone discussed extensively and thought deeply, and spoke highly of the lecture.

Comments off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在京顺利举办

2024年9月6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协办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在京顺利举办。会议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办,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承办。来自全国政协、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及媒体记者,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参与。整场研讨会分“主旨演讲”和“分会场”两大版块,围绕着中国特色知识产权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社会基础、生态体系、治理体系、智库体系、思路举措、人才培养等热点话题,同堂共议、分享智慧。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主席舒启明,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卢鹏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知识产权局研究会副理事长何满潮,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易继明,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兼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一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商文江,北京市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薛虹,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司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张志成等6位嘉宾,分别以《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构建知识产权创新生态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话语体系的理想和现实》《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使用关系的几点思考》《数字贸易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及《打造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和智库体系》六大主题,应邀作主旨演讲。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何志敏和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秘书长谢小勇,先后担任主会场的主持人。

薛虹教授在主旨发言中提出,数字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全球化贸易,其贸易主体、贸易内容和贸易方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知识产权也面临着贸易体量激增、保护难度加大、执法措施更新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中国《电子商务法》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做出了突破性的探索和实践,推动了权利保护从敌对到合作、平台治理从商业决策到多方参与、平台责任从被动追责到预防与问责相结合的深刻转变。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对国际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特定数字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大型平台的责任方面,体现了中国法律的创新性。她希望中国的实践者,主动跟进平台变化趋势,及时总结经验,参与国际治理,融入国际体系。各位专家的主旨发言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赏,将刊登在《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公开发行。本次会议线下座无虚席,线上累计6000余人观看,中国企业报、学习强国等权威媒体跟踪报道,取得了圆满成功。

当天下午,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学术研讨会分会场——“知识产权国际话语体系构建思路与举措”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薛虹教授做开幕致辞,并对列席专家表示热烈欢迎。 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冯硕以“掌握顶级域名关键资源,迎接国际网络知识产权新趋势”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全球知名企业顶级域名的管理应用实践。薛虹教授做点评交流,强调顶级域名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争取关键互联网资源的国际话语权、数字资产管理和数字品牌保护方面的作用。中国企业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积极措施在域名系统申请和利用品牌顶级域名,以提升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孙山副教授发言题目是“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中的“过度财产化”现象及其应对”。孙副教授从现象到本质从成因到应对,对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中的过度财产化问题进行了回应。《科技与法律(中英文)》编辑部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许绍定老师在交流环节中提出“过度财产化”的“过度”与“适度”该如何把握这一疑问。

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技法律评论》执行主编、天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春晖以“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的国际协调和积极管辖”为题做主旨发言。李副教授重点探讨了新时代对积极管辖的需求,认为应多路径、综合性地解决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争议问题,以实现知识产权全球化、数字化,司法全球化、数字化的展望。许绍定老师认可该选题的价值性,并从审稿人的角度提出疑惑。

北京科技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王润华以“知识产权国际战略——竞争与合作并进”为题进行发言。王副教授结合自身国际访学经历,从创新与竞争生态、知识产权法解读与应用及知识产权政策意义三个方面阐述生成式AI的影响。她认为生成式AI应在竞争下坚持独立自主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发挥中国的大国作用,与国际治理规则协同并进。随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施小雪老师进行点评交流。施老师认为应该从深化知识产权保护、防止知识产权滥用两个方面加强平衡,以确定这样一个合理的保护水平。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讲师涂靖以“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与竞争”为题做主旨发言。他深入分析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的单边化、僵硬化、迟滞化和失衡化等关键问题,四维系统的分析企业风险。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学法学院博士后刘云开以“中国知识产权法的域外适用”为题深入探讨了中国知识产权法在国际法律环境中的适用性及其重要性,强调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参与全球知识产权制度竞争的重要性,为理解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场提供了对比视角。随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张玮琛结合自身经历学习发表了见解交流。

本次会议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来自全国政协、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助力构建知识产权国际话语体系。本次会议扩大了北师大及法学院的学术影响力,获得圆满成功。

Comments off

薛教授就禁诉令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对讲机头部企业海能达,近日遭遇新挫折。2024年4月8日,海能达发布公告称,美国法院判令认定公司未能完全遵守其禁诉令,临时禁止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双向无线电技术的产品,并处以每天100万美元的罚款,直至公司完全遵守禁诉令之时止。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4月8日至今,海能达在京东旗舰店的商品已下架,暂无法购买,官网小程序微商城也无法正常打开。

海能达在业内有“中国对讲机之王”和“专网通信小华为”之称,主要从事对讲机终端等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2022年度财务数据显示,海能达专业无线通信设备制造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3.31%,其中双向无线电技术相关产品为业绩贡献的主力军。海能达2023年半年报显示,海外销售金额10.41亿元,占比总营收的46.10%。海能达业绩预告显示,去年归母净利润为6000万元-9000万元,同比减少77.91%-85.28%。扣非净利润6750万元-10000万元,同比增长13.76%-68.53%。公司指出,这主要因为2022年同期处置子公司赛普乐实现投资收益2.87亿元。

4月8日,针对美国法院判决,海能达表示,已撤销此前深圳案件的起诉,同时按要求暂停销售双向无线电技术产品,并已向美国法院申请撤销上述判令,近日正在美国法院持续进行听证。“公司将进一步采取各项应对措施,争取最短时间撤销上述判令。但案件后续进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海能达在公告中称。

此次事件源于海能达与摩托罗拉公司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双方已“缠斗”七年。早在2017年3月,摩托罗拉及摩托罗拉马来西亚公司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法院起诉海能达及两家子公司商业秘密侵权,之后又提出增加版权侵权的诉讼请求。2020年3月,伊利诺伊州法院判决海能达和两子公司向摩托罗拉支付损害赔偿3.46亿美元及惩罚性赔偿4.19亿美元,合计7.65亿美元(人民币约53.34亿元)。

海能达对此并不认可,并向法院提出申请案件重审及法院依法改判的动议。2021年1月,伊利诺伊州法院法官认可部分意见,整体赔偿金额由7.65亿美元调减至5.43亿美元。对此,海能达选择继续向美国第七巡回上诉法院提出上诉。2022年6月,其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请,公司全新设计开发的H系列产品不侵犯摩托罗拉的商业秘密和版权。然而,案件进入庭审环节后,摩托罗拉向美国伊利诺伊州联邦地区法院提交了禁诉令动议,要求公司撤回深圳案件的起诉,美国法院于2024年3月25日批准了该动议。所谓禁诉令,即指禁止当事人在其他法院诉讼的命令。最新公告显示,美国法院判令认定海能达未能完全遵守其禁诉令,临时禁止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双向无线电技术的产品,并处以每天100万美元罚款,直至公司完全遵守禁诉令。

北京师范大学薛虹教授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禁诉令现在成为专利侵权纠纷的武器,本质上是争议双方对对方国家司法缺乏信任,或者试图从本国获得优待。在薛虹看来,海能达2022年向深圳中院诉请新产品不侵权的行为并不经济。“如不服美国法院判决,就积极上诉抗辩。此期间判决并不执行。在我国另行起诉引发摩托罗拉禁诉令,导致现在按日支付罚款非常被动。在美国的诉讼80%以上,最后都是和解。即使海能达为保障新系列产品,也应该有一个全球性诉讼策略。”

薛虹说,每个企业需要考虑自身市场地位,最好有比较统筹的考虑。“我不赞成把在中国起诉当成一种有效制衡在国外被执法的措施。”她解释称,在海能达的案例中,单纯在中国提起上述诉讼显然容易导致彼此信任丧失,结果引发禁诉令和相关处罚。建立跨国争议解决机制有利于解决这类纠纷。薛虹还建议,全球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全球性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和管理团队,应对不同司法区域的法律问题和风险。

Comments off

薛教授在第24期其右博士/博士后论坛致辞

北师大法学院和上海交大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其右论坛第二十四期”于2024年2月1日在互联网上顺利召开。本期论坛的主题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与应对。来自多所高校的60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期论坛。寿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科大知产院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和薛虹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北师大法学院博士生张玮琛、杨灵丽担任会议主持人。

薛虹教授在开幕词中,表达了对论坛的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她感谢寿步教授的信任,也感谢参与本次会议筹划的各位同学。就人工智能法律问题研究,薛虹教授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认识:第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会对知识生产、知识管理和知识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变更。因此,她希望青年学者保持对创新性、新锐性和新卫性问题的研究动力,拓展研究潜力。第二,她鼓励学术研究交流能够保持知识的交锋性和辩论性,共同搭建学术知识命运共同体。第三,知识产权法、网络法、科技法等研究要有效实现国际化和全球化。国内外学者要不断加强对话交流合作,以期有更多的成果产出。

三位博士生主讲人分享了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6位青年教授、博士后对主讲人的成果进行了评论。论文引起各位青年研究者的学术兴趣,将取得更大的影响和成功。

Comments off

« Previous entries Next Page » Nex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