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July, 2025

薛虹教授在新电商大会跨境电商圆桌会议发言

7月27日,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跨境电商论坛在吉林延吉举行,主题为“新规则・新生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协作”。本次论坛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中国国际商会特别支持,《中国网信》杂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圆通国际协办。与会嘉宾围绕 “跨境电商国际合作新形势与政策支持方向”“全球经济变局下的跨境电商破局之道”“构建跨境电商物流新生态”“金融支持跨境电商服务生态建设” 等话题分享。本次论坛深化了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共识,搭建了政企学研合作新桥梁。以此为契机,推动跨境电商在新规则中寻新机、新生态中谋共赢,为全球贸易稳定繁荣贡献力量。

论坛圆桌会议围绕“跨境电商数据合规与法律挑战:机遇与应对”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薛虹教授受邀发言指出,世界主要经济体为平衡数据保护与数据利用之间的关系,维护数据主权,都已经或正在进行数据治理方面的立法,例如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日本《数据治理法》等。各大经济体基本上都认可公开透明、限制处理、数据质量、安全责任和主体权益等数据治理基本原则。各国普遍加强了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强调数据主体的权益和控制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数据跨境流动成为各国立法的重点。欧盟通过GDPR等法规,对数据跨境流动提出了严格要求。各国也在探索如何促进数据的高效利用和共享。例如,欧盟提出了数据空间构想,旨在促进跨领域的数据连接;日本则通过《数据治理法》推动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

薛教授认为,各国在数据治理上的共同需求,推动数据治理国际规则的构建和发展。在个人信息保护、公共数据利用等方面在逐渐形成有关的国际共识,在网络犯罪领域形成了相关的国际法律。我国数据治理立法走在世界前列,为个人信息提供高水平的法律保护,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的国际合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在数据交易利用和数据产权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范例和标准。

薛教授指出,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如市场平台、支付网关、物流服务商等)以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和快速决策,对于确保在数据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但跨境电商企业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面临较大的合规压力和成本,需要根据不同法律规则要求,调整数据治理的策略和标准。

Comments off

薛虹教授在2025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接受专访

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召开。本次论坛以“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共有来自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及13个国际组织的600余名嘉宾参会。与会嘉宾就数字经济技术和发展等分享观点、碰撞思想、增进共识。他们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更加凸显,发展数字丝路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薛虹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跨境电子商务“质”的飞跃,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两方面困境:一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因技术能力有限、成本不足的问题,难以真正利用新技术来提质增效;二是在跨境数字贸易合作的过程中,缺乏具有法律约束力和技术协调性的合作框架与指引。在此背景下,在国内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公共资源支持,在国际上推动双边领域数智化合作,成为破解跨境数字贸易发展难题的关键举措。

“目前,中小企业自身的数据产品是不够用的,他们需要一定的公共资源支持。”在薛虹看来,对中小企业而言,数据、算法、人才等方面的短板需依托公共资源支持,才能更好融入数字贸易浪潮。

  “我国在数字技术服务领域具有一定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需要这样的服务。我们应有效提供这些服务,帮助他们更充分地使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薛虹表示,部分国家缺乏数字发展战略与立法、技术标准不统一等,导致互联互通受阻。对此,需通过更多双边合作备忘录凝聚共识,让数字技术服务更顺畅地惠及各方。

  薛虹期待,世界互联网大会能成为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引领者、扬帆者、操作者, “希望大会能成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全新平台和国际化舞台。”

Comments off